投资中国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 活动 > 正文

投资40余万元 枣庄市中建成全市首批10家医保镇街基层分中心_全球热议

来源:闪电新闻 时间:2023-06-27 22:25:25


【资料图】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7日讯 6月27日,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打造‘满意医保’ 守护全民健康”新闻发布会。区医保局副局长龙伟;区医疗保险事业中心主任孙思华;区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待遇审核科科员凌晓波;龙山路街道党工委委员陈慧中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龙伟说,市中区医疗保障局自2019年成立以来,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利益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按照“保基本、惠民生、促改革”的基本思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切实增强全区40余万参保群众医疗保障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医疗保障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市中区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基层基础建设,在区—镇(街)—村(居)“三级”医保经办服务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服务乡村振兴医保新模式,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地理位置、道路交通等因素,投资40余万元,建成全市首批10家医保镇街基层分中心,兜牢做实医保基层经办服务,把医保服务真正送到群众家门口。在全市率先建立7个企业医保工作站点,大力推进服务事项、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三个下沉”,以改进医保办事体验为目标,积极推动服务关口前移,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增强企业和参保职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将医保服务延伸至银行端,全区范围内建设银行9个网点全部实现12项高频医保业务自助办,真正实现“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医保服务大厅全力推行综合柜员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在全市率先设立医保系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出“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模式,有效破除阻碍群众办事的隐形壁垒,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医保业务,有力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医疗保障待遇水平逐步提升。切实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功能,梯次减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及时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对重点救助对象实行“一站式”结算,医疗救助落实率100%。2023年起,将各类医保帮扶对象医疗救助、再救助年度总限额提高到5万元。同步建立因病致贫重病患者依申请救助机制。自2022年12月起,参加市中区职工基本医保且正常享受医保待遇的人员(含退休人员),在一级及以下、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标准分别为200元、400元、800元,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1500元。自2023年3月1日起,统一全市居民门诊慢特病病种和认定标准,达到基础病种48种和单独支付病种18种。自4月开始,在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申请门诊慢特病,无需提供纸质申办材料,可网上全程办理。“两病”参保患者在二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不设起付标准,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提高至70%。在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基础上,探索开展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业务。今年,市中区成功申报全省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建设工作,并于6月底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市中区在解决失能人员护理难题和家庭经济负担等问题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医疗保障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全面取消省内办理异地就医备案证明材料,省外就医实行承诺备案制;在全区医保经办服务窗口设立“大额医保费用绿色通道”,对于医药费用总额超过5万元的报销申请,由原来的9个工作日结算缩短为3个工作日办结,大大提高了群众对医保工作的满意度。在实现全区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定点医疗机构生育医疗费用联网结算的基础上,在区妇保院开展生育津贴联网结算试点;实现意外伤害住院报销业务全流程信息化,备案审核后,出院即可直接联网报销。推广互联网、手机APP、“市中智慧医保”小程序等多渠道经办服务平台,实现人员增减、医保关系转移、转诊转院、异地就医备案等23项经办业务实现网上办理,网办事项达到100%,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全区5家二级定点医疗机构、6家乡镇卫生院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定点医药机构全部支持扫码就医购药;市中区妇保院在全市二级医院中率先通过国家移动支付正式环境验收,真正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

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 报道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