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加班做了一些数据分析给大家分享一下,以下全是看图说话,不是个人臆想,大家看完后可以转发分享给那些快撑不下去想着割肉的朋友,充值一波信心,或许还能再熬一段时间,说不定就刚好熬过这轮至暗时刻了。
1、新股上市速度边际下降
【资料图】
过去几年,A股的融资规模位列全球首位,以牺牲股民、基民等投资者财富增值作为代价,为实体企业输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送去源源不断的弹药补给。但如今资本市场低迷,再这样下去只会竭泽而渔。
图是我计算的A股每月融资总规模=每月IPO金额+每月定增金额+每月配股金额+每月可转债金额。目前只更新到6月的数据,但7月以来,沪深交易所新增受理的IPO数量就很少,而且最近频繁传出定增、配股等再融资要暂停的传闻,所以我预计7月的新股融资数据极可能低于2019-2022年同期。
2、新发基金仍在绝对低位
“基金好做不好卖,基金好卖不好做”,这句话是行内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的真理。
意思是,当行情处于绝对低位的时候,资产估值很便宜,这时候随便来个基金经理未来赚钱的概率都很大。但因为过去一段时间跌得太惨,已经没人敢买基金了,基金不好卖。
反之,当行情处于绝对高位,资产估值很贵,这时候才投资其实未来投资很难赚钱,但因为过去一段时间赚钱效应太好了,每天都有卖断货得基金,基金不愁卖,但基金很难做。
图是股票型基金每月发行份额图,目前仍处于“基金好做但不好卖”的阶段。从图也可以看到,2015年牛市顶峰、2020年7月、2021年3月都是处于“基金好卖但其实不好做”的时间。逆向投资很难,但却是长期投资制胜的关键所在。
3、增量资金买存量ETF基金
三年前,被捧上神坛的“坤坤”“兰兰”“春春”等明星基金经理目前仍在被反噬。正所谓爱有多深,伤得就有多痛。2020年大量资金舍弃指数ETF基金拥抱主动型基金,2023年又重新加大力度购买指数ETF。我不知道这里面会不会也有一个周期,但从历史数据来看,确实如此。
图蓝色线是ETF基金的总数量,红色线是ETF基金的总份额。很明显可以看到,2020-2022年蓝色线比红色线要更斜一些,说明ETF基金发的数量多,但单只基金被申购的份额少,那时大家更喜欢主动。
而从2023年开始,红色线比蓝色线更陡峭更斜,说明资金更多申购ETF基金了,并且主要是存量的ETF基金,更说明最近半年有新增资金入场的,只是它们主要买旧的,存量的,比较少买新的,导致新基金卖不出去。
4、股票回购增加,净减持减少
大股东减持也会对市场造成巨大压力,目前每周重要股东减持额仍然高达83.13亿元。不过好消息是,上周开始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宣布了回购股票计划,以科创板居多。无论是公司主动回购的,还是收到监管命令被动回购的,都是好的边际变化。
5、等待北向外资减持量收缩
目前唯一压力比较大的是,受中美国债利差扩大,RMB汇率贬值预期影响,北向外资最近连续10天净减持A股。北向外资这波净减持到什么时候停止我也无法判断,等下周一我们LPR利率降息的靴子落地了,看会不会有边际改善吧。
我们分析一件东西的价格是涨是跌,主要分析它的供求关系。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就会跌。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就会涨。发新股、再融资就是股票的供给增加,基金发行、基金份额增加、外资增持就是股票的需求增加。
整体来看,A股有望逐渐从前段时间的“供大于求”转为“供需两弱”,等到需求再有一个稍微明显的边际改善,价格就会起来了。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等、磨、熬。
......
标签: